韩爱云晾晒收获的黍子
10月8日,淅淅沥沥的秋雨仍在继续,盂县仙人乡东庄头村田野里的泥土被雨水浸润得松软。韩爱云披着雨衣,撑着伞,穿梭在自家分散的田块间,仔细查看雨后玉米的长势,时不时弯腰拨开叶片,仔细检查是否有作物因雨水浸泡出现问题。“这雨一下,得防着作物烂根,我多来看看才放心。”她擦了擦脸上的雨水,语气里满是对庄稼的牵挂。
今年67岁的韩爱云,是东庄头村出了名的“勤快人”。家里的地,分布在村子不同方向,地块零散不连贯,打理起来格外费劲儿。可韩爱云却有自己的“巧心思”,她根据不同地块的大小,划区种植起了核桃、土豆、白菜、黍子、辣椒、玉米、油葵等多种作物,充分利用起自家土地资源。
9月底,正是黍子的收获期,韩爱云几乎天天泡在黍子地里。清晨天不亮就带着农具去田间收黍子,中午顶着烈日整理收获的黍子,用农具敲打黍子脱粒,傍晚还要趁着凉快察看黍子的晾晒情况。“那时候就盼着国庆前后能有个好天气,让黍子好好晾晒归仓。虽然辛苦,但是金黄的黍子颗粒饱满,心里满是踏实。”韩爱云笑着说。
近期的降雨打乱了她的计划。可韩爱云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借着雨天做起了“室内活”——整理之前收获的核桃。她把堆在院子里的核桃一个个挑拣出来,剔除坏果、瘪果,再用清水仔细清洗干净。“这些核桃都是我一颗颗从树上摘下来的,今年收成不错,大概能榨40公斤核桃油。”说起核桃,韩爱云的眼神里满是自豪,“这核桃油香得很,自己家吃着放心,还能送给亲戚朋友,大家都喜欢。”
10月10日,雨还没有停,东庄头村依旧被雨雾笼罩。韩爱云没有闲着,她说:“等雨一停,就立刻去地里收玉米。”她一边归置着墙角的农具,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收玉米的流程,确保雨停后能以最高效率完成收获,不耽误作物后续处理。
村民李双味提起韩爱云,更是赞不绝口:“爱云这人不仅勤快,还特别热心。她还把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跟着她学的村民也都有了好收成。平时村里有啥公益活动,她也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不管是打扫村道卫生,还是帮助孤寡老人干农活,她从来不含糊。”
现在,核桃已经装袋,正等着雨停后联系榨油坊送过去。韩爱云说:“只要肯下苦功夫,土地就不会亏待我们。”接下来她还打算在地里种些蔬菜,让自家的“小菜园”也能丰富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王嘉崧/文 杨园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