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家住平定县新安小区的苏忠起了个大早。简单吃过早饭,他出门顺手清扫了楼道。下楼后,闲不住的苏忠又拿起大扫帚,开始清理小区的院子。这样的生活,对苏忠来说,已经形成习惯。就在不久前,热心的苏忠被评为“平定县最美楼栋长”,同时入选了平定县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备人才库。

  物业管理联系千家万户,是关系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小事”,也是夯实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然而,作为联系物业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平定县一些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物业治理效能不足等问题。经过专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对此,平定县聚焦物业管理中“人”的问题,多措并举选育人才,引导“能人业主”从物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主力军”,让人才“活水”精心浇灌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之花”。

  找到合适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人员,需要庞大的“人才池”。怎么去发现这些热心的居民?平定县以构建“政治过硬、专业突出、服务意识强”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备力量为目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通过小区的公告栏、业主微信群等多种渠道,以及召开居民会议、上门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宣传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备力量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选拔条件和程序,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物业治理。

  有了热心居民,如何在他们中优选出合适的人员?平定县秉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建立了“三荐、三审、两公开、一清单”机制。首先,平定县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的“三方共荐”方式,把居民身边的“能人业主”挖掘出来。随后,平定县采取社区初审、部门联审、房产物业中心终审“三级联审”的方式,选出“治理尖兵”。为确保选拔过程公开透明、结果真实可信,平定县运用社区公示、小区公示“两公开”的方式,织密人才储备“阳光监督网”。目前,平定县已完成后备力量储备1500余人,其中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后备力量400余人。

  选出来的这些人,究竟有多“能”?他们各自擅长什么?如何做好人员管理?平定县也有办法——以“一人一档、一小区一册”为标准,建立电子化动态信息档案,精准掌握后备力量信息。平定县以职业背景、专业技能、性格等要素为考量标准,把后备力量分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后备人选、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委员后备人选“两大层级”,并进一步细分为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三大类别”,为后续人才供给以及参与物业治理奠定了基础。目前,平定县共有管理型后备人才200余人、技术型后备人才200余人、服务型后备人才1000余人。

  63岁的李斐生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平定县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备人才中的一员。起初,他只是帮忙清扫小区卫生。后来,热心的他还牵头成立了小区业主委员会,带领居民粉刷墙面、安装大门、更换下水道箅子等。“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得好好干,建设好咱共同的家园。”李斐生说。

  “能人业主”变成“治理尖兵”,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入选人才库并非“一劳永逸”,平定县推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机制,以确保后备人才队伍的质量。具体工作中,平定县建立了活动参与度、任务完成质量、群众反馈评价、个人思想动态的“四维”考核评价体系。达到标准的人员,留用;不达标准的人员,淘汰。

  后备力量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居民满意的“幸福指数”。数据最有说服力——平定县居民对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的满意度,较去年提升了13%。 (张泉东  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