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坐落于盂县梁家寨乡滹沱河北岸的盂县彭真渠记忆馆正式开馆,吸引了广大党员干部前来参观。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开放,不仅为盂县增添红色文化亮点,更为传承红色精神提供新平台。

  彭真渠不仅是晋察冀边区抗战史上的重大水利工程,更承载着深厚的军民情谊。其前身为清朝嘉庆年间修建的“三义渠”。1941年,彭真同志批准拨粮支持扩建。后因日军扫荡停工,1944年复工,1945年竣工。这条长12.5公里的渠道,滋养了6个村约5000亩良田,惠及3200余名群众。为铭记彭真同志的卓越贡献,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将其命名为“彭真渠”。

  彭真渠记忆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多媒体展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彭真渠修建的光辉事迹,生动再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革命历史。

  为筹备此次开馆,盂县相关部门和梁家寨乡工作人员历经数年精心策划,广泛征集文物资料,努力将最真实、全面的历史呈现给观众。同时,记忆馆配备专业讲解团队和完善服务设施,力求为参观者提供优质体验。

  彭真渠记忆馆的建成开放,是盂县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汲取奋进力量。(刘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