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霞在钩织仿布鞋
钩织作品
6月23日,在郊区荫营镇东大街明珠城小区一间屋子里,手艺人史海霞正专注地钩织着一双男士低帮透气款仿布鞋。她手里的钩针灵活地穿梭在黑色的空心线间,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有钩针和空心线在轻轻交织,发出细微而有节奏的声响。
1981年出生的史海霞,早年嫁入东梁庄村,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份宁静——她的腿脚从此行动不便,生活一度陷入迷茫与困顿。在人生的低谷期,她偶然在网上刷到毛线钩织玩偶的教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尝试制作小猪、小狗、海豚等憨态可掬的毛线玩偶,希望能通过这份手艺赚些零用钱。2021年,她在刷短视频时被一双钩织拖鞋吸引:“评论区里好多人说买不到合脚的手工鞋,我突然想,或许这比玩偶更适合我。”从此,她便一头扎进了钩织鞋的世界。
起初,她跟着网络教程学习钩织鞋,别人怎么教,她就怎么做,生怕做不成功。“刚开始时,我手法生疏,钩织出的鞋子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脚后跟勒得太紧,有的脚面又做得太低,常常拆了重新钩织。”史海霞回忆。但她并没有气馁,不断摸索,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熟练起来,也慢慢摸索出了门道,如今不仅能灵活钩织各种款式的鞋子,还能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在钩织鞋子时,她对材料和工具的选择都十分讲究。她会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钩织。夏天的鞋子采用空心线钩织,既结实又透气;冬天则选用光泽绒和金丝线,保暖而舒适;拖鞋则用冰条线,厚实而立体。在钩织工具的选择上,夏天的鞋子她用2号细钩针,冬天的鞋子则用3号粗钩针,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史海霞的钩织鞋以定制款为主,制作一双鞋子,往往需要花费3到5天的时间。每一份订单,她都会与顾客仔细沟通花样、颜色和脚型特点,力求每一双鞋都能给顾客带来舒适的穿着体验。面对脚型偏宽的顾客,她钩得宽松些;脚型瘦长的顾客,她抬高鞋头。从采购鞋底、选线到起针钩织,每一个环节她都十分用心。“钩织时手法不能太松,每一针都要均匀有力,既要贴合脚型,也要预留舒展空间。”史海霞微笑着解释。这样的细节处理,体现出她对手艺的严谨和对顾客的负责。同时,她还紧跟时代潮流,在图案和花色上不断创新,融入各种新颖元素,让传统的钩织鞋焕发出新的活力。
史海霞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她钩织的第一双鞋子。“第一双鞋子是送给妈妈的。小时候,我穿着妈妈亲手做的鞋子,长大后,我也想给妈妈送上一份心意。”史海霞说。在钩织过程中,她满心忐忑,不确定自己能否成功,但还是鼓起勇气坚持了下来。当看到妈妈穿上自己钩织的鞋子时,成就感和幸福感涌上心头。
如今,钩织鞋对于史海霞来说,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她生活的寄托。每一次起针,每一次收线,都是她对梦想的坚守。她说:“我会一直做下去,为更多人送去温暖与舒适。”(梁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