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阳泉市分行结合实际出台了《阳泉市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点领域、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融资环境等方面,提出十条具体措施,加快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助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措施》明确提出,将设立“泉科贷”“泉民绿色转型贷”等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加大对工业新型化领域的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和制造业重点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用足用好金融政策工具,为全市新型工业化项目注入源头活水。
《措施》明确金融支持重点领域,支持煤电绿色转型,引导全市金融机构综合运用贷款、债券等金融产品,为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电池、铝镁精深加工、钙基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完善信用贷款、项目贷款、融资租赁等服务。支持各家银行按照“有扶有控”原则,推动耐火、水泥、陶瓷等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对煤机装备、泵阀等装备制造产业的金融支持。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探索推广“科创贷”“企业创新积分贷”“银企共同成长计划”,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依托大数据和特定场景,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服务。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更好满足企业外贸结算需求。增强金融服务新型工业化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深化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贷和中长期贷款“五贷联动”,扩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资金供给。
此外,我市将不断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依托“泉好办”政企贴心会、银企茶叙会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优化金融顾问服务,及时解决工业企业融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强化政策配套和风险防范,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针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开展联合风险研判,平稳有序推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阳泉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十条措施落地落实,深化产融合作,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体系,为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赵霞 魏君烨)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