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市民赵彦明心里“乐开了花”,困扰他十多年的房屋过户问题终于圆满解决。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赵彦明激动地说:“没想到逛夜市帮我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现在房子有了‘大红本’,心里踏实了,我为这样的政务服务点赞!”

  赵彦明遇到的难题能够顺利解决,得益于我市“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的开展。今年7月至9月间,我市组织开展“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将政务服务从办事大厅延伸至百姓生活场景,实现市县联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了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擦亮了“泉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精心策划,解锁新场景

  “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由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旨在解决群众办事“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让市民在休闲时间便捷办理政务业务;宣传政务服务新政策、新举措及线上办事渠道,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的知晓度和使用率;收集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活动选址覆盖多种生活场景。“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首期走进“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夜市,开启了政务服务进夜市初体验;第二期在滨河新天地商业街,满足了商业街区人群的办事需求;第三期在矿区三矿广场,聚焦矿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第四期在万达广场,企业办事人员可现场体验“泉好办惠企直通车”微信小程序的便捷;第五期在北山公园南广场,活动规模最大,推介数字政务门牌,不断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贴心服务,开启新模式

  在“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中,政务服务中心、医保中心、社保中心、公就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涉及高频事项的部门和单位创新服务方式,开启了政务服务新模式。

  截至目前,“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已顺利举办五期,服务群众上万次,累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2个,成功解决81个,阶段性未解决问题1个,该问题将在最近几天得到解决。

  当“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走进“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夜市时,在阳光广场附近居住的赵彦明恰巧路过。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赵彦明向政务服务志愿者诉说了困扰自己和家人十多年的烦心事。

  事情的起因是,十几年前,赵彦明在我市购买了一处房产。房产还未过户,原房主突然去世,过户手续涉及跨省办理,且存在亲属关系证明获取受阻、死亡证明办理困难等问题,一直未能办结。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政务服务志愿者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与阳泉市晋东公证处联动,安排服务专员为赵彦明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服务专员多渠道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通过全国信息联网系统查询已故人员信息,解决原房主死亡证明办理难题,确定视频办理方式,顺利完成公证流程。

  经过服务专员的不懈努力,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晋东公证处等部门的高效协作下,赵彦明终于拿到了日思夜想的不动产权证书,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完善机制,提升满意度

  为给广大企业和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建立“需求收集—分析—响应—反馈”机制,对收集的诉求分类建档,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跟进等方式确保办结率。

  以政务服务之“变”换营商环境之“优”。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所属市政务服务中心以综合窗口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设置行政审批、社保、医保、不动产等九大领域综合窗口,形成“单位内部无差别,整个大厅分领域”的服务格局,窗口数量从12个缩减至6个,彻底改变了以往工作人员忙闲不均、群众排队久候的状况。

  针对企业项目审批难题,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创新推出“集束审批”新模式,山西星火弘源工贸有限公司的3个项目原本需分3次评审,借助该模式实现“一次评审、一批办好”。同时,企业服务专区为62家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及帮办服务,与14家企业签订服务协议。

  从对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代办的服务专班,到“夜聚政务,服务万家”系列活动覆盖“社区+园区+商圈”的服务网络,我市政务服务正以细微之处的改变,汇聚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高效与便捷成为城市新标签。 (冯梦琪 李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