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阳泉、太原考察调研,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山西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聚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凝聚了磅礴力量,吹响了冲锋号角。阳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锚定迈出新步伐、谱写新篇章的奋斗目标,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阳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

  阳泉市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标准、更强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愿景图”变为美好生动的“实景图”。

  领会重大意义。在全党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全省上下坚定扛牢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重要时期,在奋力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对我省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特别是总书记来到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谆谆寄语青少年学生,走进阳泉阀门公司考察传统产业升级,充分彰显了党的领袖对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爱,为全市上下奋进新征程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出发,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特别是亲临阳泉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心、拥戴之情,转化为开拓阳泉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7月10日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深学细悟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对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市委讲师团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累计举办277场,覆盖受众86万余人次。同时,依托全市宣传矩阵,开设“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顽强拼搏 真抓实干”专栏专题,有效引导各级各部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在全市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笃行做实落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屋建瓴、科学精辟、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考察时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给予我们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8月15日,阳泉召开了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阳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引导全市上下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莅晋考察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要求,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感恩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和激励鞭策,更加坚定地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聚焦重点、细化举措,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重点要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加快推动能源转型行动方案》《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行动方案》《做大做强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实施方案》《推动适度多元发展行动方案》等4个方案,与市委全会通过的《意见》一体构建起“1+4”贯彻落实体系。全市上下将始终遵循总书记指明的转型发展科学路径,锚定前进方向,保持定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规划为引领,加强政策协同性、一致性,着力构建体现阳泉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阳泉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95.8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34.91%,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立。我们将加快能源转型,充分释放先进产能,保持全市煤炭产能滚动接续、合理充裕,保障电煤安全稳定供应。做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大文章,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稳步提升先进产能占比;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动煤炭产品由燃料变材料;布局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进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做强绿电新优势,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多措并举推进产业升级。近年来,阳泉加快构建“2+4+N”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多产业协同、多业态融合、多链条互补的产业转型新路。我们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建材、耐火等行业转型升级,聚力发展绿色铝精深加工产业,提质升级泵阀产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选准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循环经济、特色消费品等新兴产业。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方向,完善政策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强化数智新城作为转型发展的鲜明标识,推进“算力+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推动智能终端、智能制造、数据处理等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因地制宜推动适度多元发展。阳泉拥有非煤矿产、土壤富硒等资源优势,具备多元发展条件。我们将立足资源禀赋和市情实际科学谋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出精品上下功夫,推动非煤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分级分质利用,做优钙基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做精砂陶产业,擦亮“中国砂器之城”金字招牌。发展“特”“优”“精”农业,持续做大富硒产业。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推动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加快文旅体康一体化发展。阳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文旅体康大有可为。我们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红色领航战略为统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快红色资源整合,更好发挥百团大战纪念馆等场馆教育功能。完善“三足鼎立、多点支撑”文旅体系,推动娘子关5A级景区创建,加快冠山景区提质升级,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加快文旅与康养、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做好“体育+”文章。挖掘温泉、富硒、森林等康养资源,打造辐射京津冀等中心城市的康养基地。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供给机制。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产教联合体高效运行。大力推动应用型科技创新,用好各类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施知识产权助力转型发展行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响“漾才汇泉”人才品牌,高标准打造“泉才办”服务平台,夯实转型发展人才支撑。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推动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建立“政银担企”常态化对接平台,完善金融支持多元化体系。促进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巩固扩大出口规模,加快三大物流基地建设,加强与山西中部城市群联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发挥好综改示范区开发区产业链专业镇作用。高标准推进阳泉高新区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完善开发区“一带二”联动发展机制,推动重点产业链能级跃升、专业镇提质升级,高标准打造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政府+链主+园区”协同招商,健全推动转型发展工作体系,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强化统筹、稳固底板,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阳泉政治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但生态本底较为脆弱,矿山数量较多,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隐患比较突出,民生保障水平不高,维护全市安全稳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发展和安全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民生保障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推进“双修双提”,加快生态新城开发建设,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时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以煤矿安全为重点,统筹抓好非煤矿山、危化品、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及关键场所部位风险防控,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监管制度。加快推进高危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物资储备与调拨等机制,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系统施治守护生态安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阳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筑牢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严格落实“以水定绿”要求,提高绿化造林质量。统筹做好“两河四山一泉域”生态保护,强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成果,协同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全面做好节能增效工作,严格执行“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快现代水网体系建设。

  深化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将平安阳泉建设向更高水平推进。

  ♦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加强党性教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挖掘廉政文化资源,深化清廉阳泉建设,开展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抓好“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纪律培训,统筹抓好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持续规范权力运行。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紧盯“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扎实推进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党内监督同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持续从严监督执纪。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隐形变异的新型腐败,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们将以更加坚定自觉的信念、更加振奋昂扬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落实,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阳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定以学促干。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开展专题研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市县(区)两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必修课,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推动广大党员深学细悟、见诸行动。持续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讲活动,持续讲好“阳泉故事”,提振信心、深入人心。扛牢职责使命。把学习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政治监督,贯通监督检查和工作督查,以实干实绩检验贯彻落实成效。激励担当作为。强化转型发展导向,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真正把发展所需、组织信任、群众认可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推动“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规范化,用好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提振精神,以总书记关怀与期待为动力,坚定转型必胜信念,积小胜为大胜,以“慢不得、坐不住”的劲头打赢产业升级攻坚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打好转型发展的持久战。

  谆谆嘱托催人奋进,砥砺担当正当其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笃行实干,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奋力谱写阳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