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出现连续降雨天气,部分区域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对此,我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全面落实直达基层的预警发布和“叫应”机制,对“不放心”部位的群众从实从快做好转移避险工作,以“全面排查+精准预警+提前转移”三维发力,抓实抓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勘科科长武亮成介绍,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大陆性季风气候,我市地质灾害具有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此次持续降雨使得雨水渗进土体,让山体、边坡变重且失去稳定性。因此,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十分重要。

  矿区蔡洼街道南山村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既涉及地面塌陷,也涉及山体崩塌。连日来,矿区自然资源局、蔡洼街道办事处、南山村的工作人员,加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频次,做好精准管控和动态防控,防止灾害事故发生。武亮成表示,筑起地质灾害防御屏障,关键在“防”。对此,我市健全完善各级联动体系,组建起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群测群防网络,压实防治责任人、监测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责任,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全覆盖。同时,要求相关单位紧盯重点区域,对人员密集的学校、医院、厂矿,以及重要交通干线、重点水库库区、临时工棚、高陡边坡等进行全面排查,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截至10月10日,市、县(区)已出动检查组近50组,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超300处。

  地质灾害来临前,及时发布预警并叫应受威胁对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要。对此,我市全面落实直达基层一线的预警发布和“叫应”机制,运用报警器、电视广播、乡村大喇叭、微信工作群等,用人们听得懂、能明白、易执行的语言,持续监测、滚动预报、及时预警,确保信息直达一线、到户到人。截至10月10日,我市已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期。平定县锁簧镇副镇长王宝红表示,针对近期持续降雨,锁簧镇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巡查。同时,锁簧镇要求各村对大喇叭、报警器进行检查,一旦有紧急情况,能及时发布预警,叫应村民。

  对于处在“不放心”部位的群众,我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决落实“应转早转、应转尽转”要求,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拆迁临时安置户等特殊群体,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疏散撤离。同时,我市对人员转移后的危险区域,及时拉起警戒线并安排专人值守。截至10月10日,我市已转移群众220余户近500人。 (张泉东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