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你这道焊缝参数超了2毫米。”8月6日上午9时,在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的支架制造厂,电焊工宋海圈刚焊完顶梁,质检员王山岗就拿着专用检具开始“挑刺”了。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这正是该公司“四级检验”机制的日常写照。从操作工自检、下道工序互检到专职检验员“鸡蛋里挑骨头”,再到关键工序重点监控,如同给产品质量上了4道“保险锁”。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穿越市场周期的核心竞争力。在华越机械公司,全体职工以服务煤矿生产为己任,通过全链条质量管理、持续创新、价值创造,将品牌建设融入产品生产全过程,让每一台出厂的设备都具有“两万小时无故障”的底气,把“华越”二字锻造成响当当的品牌名片。
把质量管理刻在骨子里
2019年,华越机械公司提出“出厂产品运行一万小时无故障”目标,2023年,他们又给自己加压,将目标提升至“两万小时无故障”。为保证这一质量目标,公司构建了全链条、立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环节,华越机械公司全面推行“三按三检”制度,从下料、加工到装配,每道工序都“照着标准答案做”,职工们早已把“按图纸生产、按工艺操作、按标准办事”刻在骨子里。
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让质量管理如虎添翼。“CAXA MES智能制造”系统在公司液压支架、立柱千斤、圆环链、刮板机等制造环节全面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全透明可追溯。而电焊机云平台堪称“质量卫士”,实时监测焊接电流与电压,一旦参数不符标准立即自动停机,从源头杜绝了焊缝质量隐患。
这种较真换来的是实打实的认可: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成为首批“山西精品”中唯一的煤机产品,多型号液压支架通过A类安标资质认证。“两万小时无故障”的承诺,已成为“华越”品牌坚实的注脚。
大创新亮眼,小改进惊艳
在煤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是品牌保持活力的核心密码。华越机械公司深谙此道,将创新驱动作为品牌建设的“引擎”,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华越”品牌的含金量。
公司形成了以煤机装备研究院为依托,华越机械公司和奥伦胶带公司2家省级技术中心,广瑞达公司和华茂公司2家高新技术企业,华益公司、华茂公司、华越创力公司、华越八达公司4家市级技术中心为支撑,以液压支架、皮带机、采煤机、掘进机、刮板机“四机一架”设计和选型配套,以及智能改造技术、数字物联技术等为内涵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
针对薄煤层开采难题,团队自主研发的省级重大技术专项“薄煤层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装备在登茂通公司试验期间,当班人数由16人减少至5人,日推进能力10刀以上,实现了薄煤层智能化开采。
现在,公司的“四机一架”成套装备,从液压支架到刮板机全部实现自主研发制造。运用先进的一体化锻造技术,刮板机耐磨性提高30%左右,出煤量提升30%至50%;成功完成电缆连接器自制技术改造和批量生产,实现了外购替代。一大批技术研发项目落实落地,产业优化升级加速推进。
大创新成绩亮眼,小改进也同样惊艳。在华越机械公司,有个“不具合”创新项目平台——上面收集了员工提的“金点子”。去年,华越华益公司机加工工段工段长芦富春巧用闲置设备开展浮动镗头改造,解决了缸筒内壁加工难题,加工效率翻了4倍。像这样的“草根创新”建议,2024年就收集了213条。
“产品+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液压支架设计精巧,管路布置整齐、美观,电液控操作安全可靠,挺好、挺好!”四川和邦集团犍为寿保煤业机电矿长范才富俯身贴近液压支架,手指沿着管线划动,高兴地说道。这是5月29日,四川和邦集团一行跨越1500余公里,前来华越机械公司进行样架验收时的场景。
2022年,华越机械公司初次与四川和邦集团合作,为其量身定制了薄煤层成套综采设备,高品质的设备和贴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赢得了矿方的好评。
今年对方新开工作面,华越机械公司积极对接,经过多轮激烈竞价后,再次成功中标,获得了86架ZY3200液压支架和1台刮板运输机的订单,总价超千万元。
“三个常规节点、五个非常规节点”是公司“节点化”服务的常态要求。“市内2小时,省内8小时,省外24小时”,是公司对用户临时服务需求的承诺。这种“产品+服务”的价值模式,不仅增强了客户黏性,更推动了“华越”品牌的维度拓展。2024年10月,华越机械公司荣获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矿用设备分会“优质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从车间里的毫厘必较,到研发中的头脑风暴,再到矿井下的贴心服务,华越机械公司把品牌建设写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未来,他们将依托“A类支架”的硬核实力、“山西精品”的品质背书,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优势,让“华越”品牌更加熠熠生辉。(王志鸿 张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