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共享“绿色福利”
时间:2018-03-29 15:43:00
访谈嘉宾:阳泉市林业局副局长 王洪波
访谈摘要:全市林业建设以生态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以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为主线,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林业发展不仅赋予了阳泉人民更多的绿色生机,也让更多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一幅天蓝、地绿、水秀的绿色画卷徐徐展开,散发着迷人的风采;一项项林业产业和生态扶贫工程让更多的乡村百姓鼓起了口...
主持人: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观看由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莉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发展不仅赋予了阳泉人民更多的绿色生机,也让更多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今天请到了阳泉市林业局副局长王洪波对我市的林业发展做梳理。
王洪波: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为大家介绍一下林业工作主要分为哪个部分?
王洪波:主要工作分为造林绿化、林业产业发展、资源管护工作、国有林场改革、生态脱贫等几个方面。
主持人:说到造林绿化,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但是说到全市的绿化面积究竟有多少,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
王洪波:今年全市共完成各类营造林10.02万亩,其中,完成省定造林任务4.92万亩,占省定计划4.92万亩的100%;太行林局合作制造林1.5万亩,社会造林3.6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20万株,占年度任务的110%。
主持人:这是一组数字,如果直观地讲我们老百姓能够看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
王洪波: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看到了绿色,比如经常去狮脑山的朋友……结合林场说,将三个国有林场13.77万亩的林地全部纳入永久性公益林并完成落界工作。
主持人:植树造林不仅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在林业产业的发展上又是什么思路呢?
王洪波:全市经济林基地建设按照“稳定规模、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产业富民”的思路,着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造管并重。一是经济林产业。全市把核桃产业重点由规模扩大及时转移到提质增效上来,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 开展以高接换优、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低产林改造,做到发展与管理同步推进,完成核桃提质增效工程2万亩,占年度任务1万亩的200%。全市核桃总产量达607.5万公斤,产值1.2亿元。积极与山西大寨饮品有限公司、山西欢乐喝彩食品有限公司、阳泉市万和油脂有限公司三家核桃加工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努力提升核桃产业效益,总产值达到1.87亿元。同时,充分利用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油用牡丹、连翘等乔灌木种植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农户种植油用牡丹和连翘,全年新发展油用牡丹1350亩,连翘2200亩。二是苗木产业。我们坚持“依法治苗、科技兴苗、强化服务、发展种苗”的工作方针,下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苗木基地建设蓬勃发展,建立了以国有场圃为龙头、民营育苗企业和育苗大户为骨干、乡村个体育苗户为补充的苗木生产体系,完成育苗面积4万亩,新育苗木0.5万亩,占计划的100%。三是生态旅游。在不断完善7处省级森林公园和2处城郊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今年我市各森林公园接待旅游人数27万人次,旅游收入91万元。
主持人:确实是这样,现在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然、生态、健康的旅游目的地。但是这样一来,对防火的要求就更高了,对资源,我们不仅要用,还要管。
王洪波:重点开展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执法监管为主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一是森林防火。面对春季严峻的防火形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做到了领导重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市政府组织修订完善了市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在盂县仙人乡山北村举行了400余人参加的市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全市继续开展“三化一清理”工作,将全市林区划分为1.3万个防火管控网格,设立检查卡站1500余个,与2.2万名定点看护人员签订管护责任书。市森防成员单位包乡镇进行督查,及时发现漏洞,认真进行整改。全市对林区周边50米范围内的7万余亩林缘可燃物进行精准清除,消除火险隐患,减轻防火压力。与省直太行林局建立联动机制,强化森林火灾信息沟通,建立联防群防新格局。各级防火部门严格24小时带班值班,市、县、乡专业灭火队集中战备,林区周边重兵布防巡查,促进了全市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取得了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的良好成效。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市各级森防部门积极筹措防治资金56万元 ,动用喷雾器械102台次, 悬挂诱虫灯306台,诱捕器880个,投工投劳6万余个,无公害防治各类林木病虫害6.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9.46%,林业有害成灾率为0.02‰,远低于3.8‰的省控指标,达到了有虫不成灾,提高了森林生态质量,增强了森林自控能力。三是执法监管。市级办案区建设基本完成,进一步推进办案执法规范化。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共计查处各类案件47起,刑拘5人,行政处罚42人,罚款金额75.7万元,为保护我市生态安全和林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主持人:护林员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
王洪波:举例说明,工作辛苦,提高人们的自觉防护意识
主持人:共享绿色,当然也要共同维护一草一木。我们知道近年来,脱贫攻坚在全市来说是一场硬仗,从政府到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林业部门如何实施生态脱贫工程的呢?
王洪波: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召开了行业脱贫攻坚会议,制定了《2017年林业生态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森林资源管护、核桃提质增效、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等五大生态工程。截止目前,全市组建专业造林合作社46家,各县区均出台了扶贫造林工程议标办法,今年共计完成荒山造林2.8万亩,支付贫困人员劳务资金346.36万元,生态建设脱贫1065人的任务圆满完成。认真开展了移民搬迁、扶贫领域不正之风督查工作,采取座谈走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形式,逐点督促检查,现场解决问题,帮助整改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同时,积极开展脉坡村包点扶贫工作,局包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全局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结对子帮扶,多次深入贫困户走访, 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了解致贫原因和生产生活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户制定计划和措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村127名贫困人口自2015年实现稳定脱贫后,没有出现返贫情况,今年平均收入达到1.2万元。
主持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扑下身去干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确保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有什么具体举措呢?
王洪波:首先是市领导非常重视林业工作,多次调研,其次是提前安排,合理布局,针对春季造林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我局坚持把组织发动作为抓好春季造林的第一个关键措施, 3月21日,全市林业工作会议召开,及早安排部署2017年林业造林任务,将4.92万亩任务分解到各县区,积极营造春季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并于去年冬季组织技术人员,逐路段、逐地块实地调查,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达到重点工程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第三是强化管理,狠抓质量。按照“重造严管、节约投资、质量为先”的原则,把质量监管纳入植树造林全过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严格按照国家、省、市造林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对造林工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严把苗木质量和工程建设质量关,大力推广工程造林和专业施工,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林业脱贫攻坚工程认真推行项目法人主体制、合同制、监理制、招标制,出台扶贫攻坚造林项目议标办法》,确保造林绿化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建立健全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制定检查验收奖惩办法,加大检查督导考核力度,严格追究造林绿化质量问题的责任。
主持人:当然还离不开氛围的营造,我们走在大街上也可以看到宣传标语。
王洪波: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我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设绿化专版、专栏,发送绿化公益短信、发放宣传资料、开设黑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关心、支持、参与植树造林,掀起植树造林高潮,营造全民尽责的舆论氛围。清明节期间开展“植树祭祖”活动,免费为市直机关和群众发放不同规格的苗木,同时县区也组织义务植树、农村绿化、植树祭祖免费供苗活动。据统计,市县共发放苗木8万余株,市县财政投资8万多元。
主持人:可以说过去的一年,山城人们享受到了绿色福利,整体来看,我市的林业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完善呢?
王洪波:今年,我市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相比、与我们的预期效果相比还有差距。一是造林工程进展不平衡。在工程建设中,个别乡镇、村和企业绿化劲头不足,绿化工程进展缓慢。部分工程建设粗放,工程标准不高,绿化进度滞后;二是生态修复任务比较艰巨。由于我市各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表挖采煤炭、铝钒土、粘土等资源的现象,造成了生态植被的再次破坏,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生态修复难度更大,造林绿化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基层基础工作还很薄弱,基层林业投入还不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林业工作站等林业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2018年,林业工作者还要做更多,具体有哪些发展规划要落实?
王洪波:(可简略)2018全市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高标准完成省定营造林4.7万亩,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继续深化生态脱贫攻坚工作;多措并举保护森林资源,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1、扎实推进五大生态脱贫工程。按照全市《林业生态脱贫规划》,制定《2018年林业生态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细化分解任务,制定落实措施,继续推进五大生态脱贫工程,将扶贫攻坚融入造林营林、管林护林、林业产业发展全过程,并积极探索生态建设与群众增收高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省级造林任务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全部由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不断完善用工酬劳,收益分配,议标办法等;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引导和鼓励贫困人口在参与管护中脱贫;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努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提高核桃干果经济林对群众增收的贡献率。2018年实现1030人稳定脱贫。
2、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一是重点区域绿化。2018-2020年,依托国家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环京津生态屏障区建设工程和省级通道两侧荒山绿化工程,围绕市区周边、通道两侧、景区周围计划实施重点区域人工造林6.7万亩。二是村庄绿化。以生态美、百姓富为目标,大力开展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村庄绿化。2018年再建成1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同时,继续巩固绿化基本成型的450个村庄。三是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市级四套班子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拓宽造林绿化空间,创新机制,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宣传发动、督促检查、典型示范和评优评查,推进义务植树有效开展,使全市义务植树再上新水平。
3、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一是严防森林火灾发生。2018年,完成国家林业局火险区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并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继续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将包保责任制落到实处,全面消除火灾隐患。进一步加强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培训教育,组织开展全市防火队伍应急集结演练。抓好清明节等重点节点的森林防火工作,强化市级督查,23个市级指挥部成员单位包县区、包乡镇进行防火督查,确保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实现“两杜绝、两减少、两确保”的目标任务。森林火灾受害率要低于省政府考核我市的0.45‰。二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全面落实县级政府防治责任。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防治,重点抓好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防控工作,力图早防早治,提高预见性,狠抓产地检疫,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加强监测预警,确保成灾率控制在3.8‰以下。三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严格森林资源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林地的未批先占、少批多占。加大市级办案区建设,推进办案执法规范化,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4、努力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核桃产业。核桃产业要从量的发展转变到质的提高,按照“稳定规模、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产业富民”的思路,继续抓好县乡村三级的技术培训工作,按照“突出重点、分级推进、分类示范”的原则,2018年实施提质增效工程3.3万亩,通过示范引导,带动周边群众栽植、管理核桃林的积极性。二是皂角采穗圃建设。按照全省林木种苗总体布局,我市计划用2年时间在市中心苗圃建设全市首个皂荚采穗圃繁育基地,面积50亩,以提高林木良种繁育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向全市提供大量优良皂荚穗条,推动皂角产业健康发展。
5、进一步强化林业支撑保障。一是国有林场改革。我市三个国有林场改革主体工作已完成,通过了市级评估验收。要做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回头看,进一步完善落实国有林场改革的相关资料,迎接省和国家2018年的总体验收。二是狮脑山东路和场部建设。目前狮脑山东路主体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今年4月进行水稳层和路面的铺设,6月底实现基本通车。场部建设已与大阳泉煤矿达成意向,相关手续已经完善,预计今年4月开始进行主体施工,10月份主体竣工。三是林权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抓好确权颁证工作,加大农村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和纠错力度,进一步盘活林地资源、落实贷款政策、开展股份制合作。四是机关建设。要继续巩固省级文明单位成果,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好《阳泉林业志》出版工作,认真总结全市林业历史,为今后决策提供宝贵依据。要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监督机制为抓手,继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以好的作风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主持人:现在已经是2018年的第三个月末,时间过得很快,如今也正是春意盎然的时候,所以说也建议市民朋友都能够利用空闲时间出门走走,分享这份绿色的福利。当然,我们的林业工作者已经在路上,为了收获更多的绿色在忙碌着,我们也期待他们的好成绩。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
ICP备案编号:晋ICP备 05007173 号 网站标识码:1403000041 版权所有:中国·阳泉市人民政府网晋公网安备 14030202000019 号